烏俄戰爭百日啟示-如何因應中國改用長期封鎖取代奪島作戰?
烏俄戰爭至今已滿百日,原本俄羅斯期待以閃電戰速戰速決,由於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已演變為持續僵持的資源持久戰。烏克蘭在泛西方國家或明或暗的支持下,與軍事、經濟、人力資源都略勝一籌的俄羅斯對抗,已促使世界回到冷戰格局的意味。然而,望向與歐洲有陸路相連的烏克蘭,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烏俄戰爭百日的延長賽,更是對台灣的深刻警惕。
校地少子化退場 — 台灣基進給「複合式地方振興」建議
台灣基進認為,退場之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原用地,在為地方帶來教育經濟後,雖然因為少子化黯然退場。然而,其原本校地的各種功能,仍可兼納 經濟發展、 居住正義、 綠色能源共榮 的可能性。若能妥善利用退場的校地,將可一次解決地方政策數項議題,何樂不為?
關於端午節你可能會感到意外的points
每年的端午節/五月節又到了到啦,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傳統的端午節,台語/客語比較習慣稱為「五月節」或「五日節」,並且跟大家平常過去受教育時學到「端午節故事」有許多落差呦!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拜登前幾日才於公開演說中,反駁習近平所說「專制將戰勝民主」的說法,並再次強調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專制國家和民主國家之間展開的全球鬥爭」。美國貿易代表署所提的「促進共同價值觀、應對共同挑戰與機運」,是怎樣的共同價值及共同挑戰,不言而喻。
讓在地協力者現形的機會豈可錯過?
自2018年以來,台灣經歷了無數次無法溯源的認知作戰攻擊,造成社會巨大的動盪,更傷害與國際盟友間的互信關係。尤其這兩年來,大量針對疫情的假訊息防不勝防,衍生巨大的防疫澄清成本,製造者的居心難以讓人接受。
莫再有下一個蘇啟誠、莫再有日本關西機場悲劇。這次我們終於有一次最接近真相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