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今(31)日完全撤出阿富汗。
隨著美國宣布撤軍而「導致」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瞬間崩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立即大肆宣揚「疑美論」、「棄台說」,散播投降主義。
我們必須駁斥「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這類恫嚇,不僅是基於守護台灣共同體的意志,更有客觀條件作為「台灣不是阿富汗」的基礎。
區域安全與戰略研究者何澄輝於《報呱》發表了長文〈興亡之間 — 阿富汗的地緣政治與國家治理〉,從地緣、族裔、經濟、宗教…等因素,分析阿富汗「國家失敗」的結構性原因,論證以阿富汗類比台灣的不當。
📌地理與基礎建設
阿富汗全境多為險峻的山勢,人口分散於相對封閉的峽谷區間,加上電力、交通等基礎建設的匱乏,造成政府的治理能力低下,政令與資源皆難以普及基層,各地形成以氏族與部落為核心的秩序。以現代化國家的標準來檢視,阿富汗仍處於相當落後的階段。
📌共同體意識與地緣政治
「阿富汗國」是由各自地理分布的族群而拼裝,族群以部落的形式犬牙交錯並自我管理。除了彼此之間的衝突,更由於跨國境的族群認同甚於「阿富汗共同體」的認知,族群衝突時往往引入鄰國勢力的介入。這片缺乏一致國族認同的土地,地理位置又處於大國戰略的必爭之地,往往吸引國際強權介入;但也因環境嚴苛而使涉入的強權耗費無算、折戟沉沙,故有「帝國墳場」之名。
📌經濟
百年來,阿富汗政局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國家治理難以展開與持續,造成國民經濟的滯後與難以現代化:缺乏基礎建設、毒品經濟猖獗、過度依賴外援的財政赤字。這種脆弱的經濟結構,卻成為塔利班的養分,包括毒品貿易、外援物資,甚至兵士來源。
📌宗教
阿富汗境內的宗教問題,其複雜程度比起地理環境與族群對立不遑多讓。原始的部落社會使塔利班有崛起的空間 — 提供秩序保護與以伊斯蘭教法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服務。此外,遜尼宗(普什圖人)與什葉宗(哈札拉人)的衝突,背後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甚至中國的因素;與塔利班同屬遜尼宗的「伊斯蘭國呼羅珊省」(即IS)也往往與塔利班兵戎相見。部族與宗教派系構成的衝突,複雜且頻仍,可用群魔亂舞來形容。
因此可知,阿富汗民主政權的失敗與垮台並非突如其來,也非單純的美國撤軍。事實上,其國家失敗的主因是治理失靈與國家認同缺乏,兩者交互影響。自助而後人助,美國,甚至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無止境地投入一個境外的無解困局。
台灣則不然。我們具有現代化國家的內容,包括基礎建設、政府治理、經濟結構、共同體意識等面向,這是台灣實現「一國之獨立」的基礎。在國際戰略中,台灣可以作為民主同盟的積極成員,而不是負債與泥淖。
但台灣有沒有可能現況崩塌而步上阿富汗的後塵?有!如果讓親中政黨奪得政權,從產業結構、國族認同到國際關係都往中國傾斜,美國等盟友將如何面對「己願他力」的台灣呢?這或許才是國民黨鼓吹失敗主義的真相。
👉何澄輝〈興亡之間 — 阿富汗的地緣政治與國家治理〉全文請見《報呱》:https://bit.ly/3yorG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