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4日,蘇聯發生政變,當時蘇共鷹派不滿時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將權力分散給各加盟國,企圖透由政變來恢復蘇共黨中央對於整個蘇聯的掌控,也意在減緩加盟國對於蘇聯的離心浪潮。​

《烏克蘭獨立宣言》即是當年烏克蘭最高蘇維埃(soviet,議會)對於蘇聯鷹派想藉由政變攬權的回應,時至今日31年過去,雖說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但不變的是,烏克蘭人依然為了自身的主體性,與莫斯科對抗。​

烏俄戰爭爆發至今,台灣媒體的關注熱度很明顯地不如以往,讓人擔憂失去媒體播送的力量之後,臺灣人對烏俄甚至之後也對中國的威脅越趨麻痺,陷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螺旋裡。​

俄羅斯6個月至今持續的入侵,已經導致烏克蘭數萬人喪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至今烏克蘭損失約22%領土控制權,同時也加劇了全球的通貨膨脹、衝擊世界經濟。​

因此,這場戰爭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更應時刻提醒自己,獨裁者的思維是常人所無法理解,莫斯科與北京都使用軍演的手法將部隊調度到前線,有些烏克蘭人一開始也認為普丁只是在恫嚇、秀肌肉,但沒想到一覺醒來,敵軍就跨越國境來犯,美麗家園被侵略者破壞至殘破不堪。​

槍砲武器固然可怕,但更嚴峻的,是敵方針對我們的認知作戰,要如何慎防內部心態的崩解並且團結對國族想像差異極大的國人同胞,才是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我們看到在當初96年飛彈危機,民眾日報將「幹!台灣人不可未戰先敗!」刊登在頭版,26年過去,如今我們社會的心態和與論環境,整體來說是更勇敢、更不畏懼,或者民風已被滲透嚴重,失敗主義瀰漫?​

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國要建立「軍演圍台」的新常態,我們應當審慎面對但不恐慌,屈服並不會讓獨裁者滿足,台灣人,不論立場都不會讓用前輩的血與汗換來的民主倒退回威權統治、一言堂的年代。​

假如不幸台海戰爭爆發,逃亡也絕對不是最佳選項,對於台灣人來說,腳下土地是我們的歸屬,也是記憶所繫之處。​

烏克蘭與七個國家接壤,戰爭爆發時,許多難民可以跨越國境得到國際的人道協助,但台灣四面臨海,我們退無可退,也因此,團結的重要性更顯著。​

台灣在這場全球民主與威權的衝突裡,我們當然要與自由世界、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也希望流離失所的民眾都能夠平安回到故土,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民主的珍貴,不恐慌但仍要保持憂患意識,謹慎面對中國獨裁者的病態野心。​

自由和民主終將勝利,我們會持續關注烏克蘭的戰況,站在太平洋第一島鏈抵抗中國極權擴張的同時,我們的心與所有嚮往自由,獨立的烏克蘭人民同在。

#烏克蘭
#Ukraine
#TaiwanStandsWith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