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調降為二級警戒,降哪些?
7/27調降為二級警戒,降哪些?
1. 除飲食外,全程佩戴口罩。
2. 實聯制。
3.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4. 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
5. 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6. 室內人數限制50人,室外人數限制100人,超額需提防疫計畫。
7.用餐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除了生氣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在當下台灣的國家局勢險峻的狀況下,任何削弱抵抗、刻意呼應中共的行為,都一定會造成傷害。但究竟這些行為,是否濫用言論自由?是否違反《兩岸條例》而受到裁罰?我們除了生氣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邁向共存的最後一場仗 醫護勞動權益怎麼顧?
當共存成為台灣面對疫情的大方向,為了打造更有韌性與靈活的防疫前線,台灣基進與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召開聯合記者會,並邀集黨內醫療從業背景出身的幹部、議員參選人,從醫療基層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切入,提出三點建議方針。
(一)、成立和工會直接窗口,協助醫事勞工處理職災、勞資糾紛。
(二)、重整醫療後備人員,減輕前線負擔。
(三)、正視確診者照顧確診者現象,守護醫療基層權益。
國家人權與轉型正義留下一道歷史傷痕
立法院24日以99票「高度共識」,同意前親民黨秘書長李鴻鈞擔任監察院副院長,這也代表絕大多數本土政黨委員投下了同意票,台灣基進表達深切遺憾。這項人事任命案,除了在在顯示民進黨政府對轉型正義的棄守,也彰顯台灣國家人權最高機構副手高位,僅是舊政治妥協的政治工具,我們難以苟同。
市府公務員沉淪網軍 柯文哲難辭其咎
柯文哲,這位曾於2014年就職典禮大談「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的市長,今日義正嚴詞看似捍衛公務員尊嚴的行為,是否真心?不妨回顧2019年吳音寧任職北農總經理時的台北市政府,滿口「治理」的柯文哲,如何以「人治」動用市府公務員為他演出一場下流又沒衛生的宮鬥戲。
開箱「立委」的一天
「立委」的一天是什麼樣子? 我常在受訪時被問這個問題,用說的好像沒那麼具體,那這次就開箱我的一天給大家。
越南名作家阮越清有句名言:「所有戰爭都會打兩次,第一次是在戰場上,第二次是在記憶裡。」講述記憶與歷史的戰爭,以及身份認同的掙扎。
我的每一天其實也會活兩次,第一次是活在當下現實,第二次是不斷地反覆思考說出去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計畫、每一條法條,這是我從政實踐理念必須的戰爭,也是我自己必須突破自我的戰爭。
我不是完人,一定會有犯錯的時候,得承認反覆檢討並不好受,但我很清楚有多少人的期望在我身上,而我不能辜負這些託付,我不能說我特別累,事實上每一個想實踐理想的政治人物,都是這樣過生活。這是我對每一位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投過我票的,能做出的最大感謝。
明天起床依然要在前線作戰,面對這個世界光怪陸離的事情,我會繼續勇敢奮戰。
我是台灣基進的立法委員3Q陳柏惟。
大風大浪, 一起前行。
惡意的罷免行動不會讓我們放棄堅持,只會激勵我們更加成長茁壯 — 中彰投黨部
中彰投黨部,過去在陳柏惟擔任立委期間,以立委服務處兼設黨部據點,在遭惡意罷免後,我們重整腳步再出發。除了宣示台灣基進在中部深耕的決心,也希望能直接、明確的了解地方需求,推動最符合城市發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