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基進
文/台灣基進黨主席 王興煥(格瓦推)

陳教授回應我3月17日在西雅圖的演說,要點不外是:台灣基進壯大的過程必然會吸納民進黨的選票,而這會延遲國民黨極小化的進程。

感謝陳教授善意的分析,但是我認為這種思考有民進黨本位的風險,忽略了公民、政黨與台灣的主體性。

知識的論辯其樂無窮,以下是我對陳教授的回應。

1⃣公民的主體性

陳教授的觀點有個預設:因為過去習慣的政治格局是藍綠兩大黨的競爭與輪替,所以台灣公民的政黨認同,也被本質化為國民黨或民進黨的禁臠——任何流向新興政黨的選票,都是兩大黨牆角的流失。

但我認為,這種政治領地的預設,忽略了公民的主體性——作為政治共同體成員以自由意志簽訂政治契約的主體性。

國族是每日的公民投票,政治代理人的產生,在實然面與應然面都因公民的主體意志而變化;如果我們能以民主概念看待藍綠支持度的差異與消長,為何無法接受藍綠板塊的「再變化」、「細碎化」、「去邊界化」也是公民主體意志的結果?

政黨作為民意的集結,是公民意志決定了政黨的規模與邊界。陳教授可以理解民主機制決定了政黨規模,為何不以同樣的邏輯理解「民主機制不斷重劃了政黨的邊界」?亦即,泛藍不只一種意識型態,泛綠也不只一種政治光譜,政黨邊界因為公民主體的差異而存在,這不是「分裂」(分裂意味著民意的本質屬於某大黨),而是政治的常態、民主的必然、存有的本質。

「基進黨很難爭取到討厭藍綠的選民」?先不說在事實上這類選民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也不說在歷次選後民調顯示台灣基進的支持者有相當比例是直接排除兩大黨的選民,如果我們理解並尊重公民的主體性(以及主體內在的複雜),就不會因為既定的藍綠印象而否認多元的政治光譜都可能支持台灣基進這個台獨政黨。

容我做稍微尖銳的反問:如果真的在意國民黨是否萎縮,則最需要重視的難道不是本土陣營的擴大,而非單一政黨的消長嗎?

2⃣政黨的主體性

政黨的主體性是對公民主體性的尊重與回應。

台灣基進即使是在執行側翼戰略時,亦是以主體意志擔任 台灣的側翼,而不是放棄主體性作為民進黨的附庸。

台灣基進在倡議未來應走向本土雙引擎結構(本土執政治理、本土在野監督)與本土政黨輪替時,是為台灣如何從民主轉型走向民主鞏固所提出的解答,是為了避免民主與本土發生扞格,是為了讓民主機制只能作為維護共同體存續的工具。

一個缺乏主體積極的附庸,不會擘畫側翼攻擊的戰略,也不會承擔民主轉型的下一步。

所以或許要請問陳教授:是否將側翼角色也視為不許有主體的工具?陳教授對於台灣基進擔任「攻擊的側翼」深表贊同,但卻對台灣基進在側翼之後的下一步 — 與民進黨共構本土雙引擎——視為挖牆腳?是否認為民進黨以外的台獨小黨只能是缺乏主體的附庸,只能是功能性的存在,其存在基礎只能來自民進黨的需求?

基於台灣基進的政黨主體性,我還必須說明一事:台灣基進的選票基礎,不只來自厭倦國、民兩大黨的選民,也不只來自對民進黨失望的傳統綠營支持者,確實還有一部分,是在基進黨、民進黨之間抉擇或分配的泛綠群眾。台灣基進取得部份最後一類的選票,是公民主體意識與政黨主體意志的 共鳴,而不是搶奪「本質上屬於」民進黨的民意。同理,即使台灣基進成為政黨輪替的選項,也不應視之為「民進黨的備胎」。

3⃣台灣的主體性

台灣共同體的主體性,不只「自在」(subject-in-itself)更必須「自為」(subject-for-itself)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以台灣為本位,追求共同體的生存、進步與未來。

台灣的政治不應被任何政黨壟斷,台灣的主體性不是任何政黨情感的投射(最熟悉的反面案例就是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 黨國不分);政黨存在的目的,在於維護台灣的「主體自在」,發展台灣的「主體自為」。政治的終極關懷在於政治共同體的發展,而政黨是通往目標的過程;我們在乎的是台灣的未來,不是政黨的興衰。

借用索羅門王的案例,以台灣為本位的真母親,就不會陷泥在民進黨本位的思考,而能正面看待本土多元政黨的共存、合作與競爭。

我們執著的是台灣,不是民進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