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四」公投在投什麼

公投主文:
黃士修領銜提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全國性公民投票案

台灣基進對重啟核四的態度

我們不同意「重啟核四」,因為:
(1)我們需要綠能轉型,而非重啟核能。
(2)日本核災殷鑑不遠,同樣處於地震多發帶的台灣,核電安全堪虞。
(3)核廢料的存放與處理,是至今無解的難題。

為何不要核四—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日本311大地震已過10年,日本政府至今仍持續面對包含災後重建、核廢水等眾多考驗。「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是大家共同的期許。同樣處於地震多發帶的台灣,如要重啟核四,不僅不安全、不可行,後續核廢料存放與處理,更是至今難解的問題。面對能源轉型,台灣需要更安全穩健的做法,這條路,絕對不該是重啟核四。

福島核災發生後,民眾普遍對災後的影響有很深的疑慮,也反映我們無法承擔核災的風險。

有些人說核能本身風險不高、福島核災是人禍居多,但正是因為是人禍,台灣更承受不起。

我們可以回想近年的許多公安危機,多半來自於人為疏失。
以今年513大停電事件為例,起因是台電因變電所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四部機組一次跳脫,系統頻率瞬間下降,只能開始在下游卸載分區限電。
近期的停電事件,顯示出台電沒有做到應有的「N-1原則」(單一故障安全準則),也就是電力系統N個元件中任一獨立元件,例如:發電機、輸電線路、變壓器…..若故障不能用,系統穩定性還是可以不被破壞,系統不會崩潰停電。

火力發電廠的失誤,後果可能只是全台停電,核能電廠的失誤,後果呢? 我們可以承受嗎?

過去對於核四,台灣社會已經有許多辯證,其安全性如設備建造、地質調查問題,及後續衍生的成本費用,都是長期爭議焦點,也顯示出台灣社會對核四廠安全系性的疑慮

做防止核四產生核災的保險栓,最好的方法,就是拒絕重啟核四。

不是說缺電嗎?

其實台灣的問題並不是缺電,而是區域電網不平衡,造成「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超多電」。

台灣電網長期的「南電北送」的扭曲現象:興達電廠的煤在高雄燒,電網卻是全國協調使用。不僅在電網配置上無法靈活調度,而衍生的發電、中南部空污等問題,也有違生態正義的概念。

當務之急,應該是增加增加中北部電力供應,目前推動中的北中南三大燃氣電廠建設案,應盡速完成,北部三接送大潭、中部中火換燃氣、南部興達換燃氣,讓北中南都能確保電力供應無慮。唯有建構區域電網平衡,才是打造台灣安全供電的根本解方。

核能背後的能源自主問題

目前外商對風電等重大投資商機相當關注,和核能比較,風電、太陽能等綠能之所以才是台灣的未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係:「能源產業自主」,很多人主張要重啟核四或繼續建核五,那代表我們除了和美國奇異核能買了反應爐外,還要再和美國買回燃料棒、和美國顧問簽各種保修契約、最終核廢處理,也可能要倚賴國外技術與高階儲存場。

除此之外,目前中國強勢發展核電技術。2020年日經中文網就曾報導,中國最快或將在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核電大國。事實上,中國運行中的核電機組在2018年就已超過日本,緊追美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三。相伴而來的,是中國積極發展的核電技術。

如果台灣要走繼續核電的道路,未來是不是能源技術會被中國控制,包含未來核廢料的處理,如果台灣沒有能力處理,未來必須靠別人,中國是否會再度利用核電相關技術,逼迫台灣進行政治交換? 

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核能問題長期的爭議爭議,試想若是我們重啟核四,未來我們無力處理核廢料時,中國問你,可以幫你處理廢料,但代價是統一。是否又會有一群人跳出來說核廢料影響健康問題,絕不妥協,據此以核逼統? 從過去的SARS、歷年台灣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再到近期的疫苗取的問題,台灣面對的任何議題都可以成為中國統戰的工具,殷鑑不遠,這是我們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

目前台灣發展離岸風電,讓水下基礎、工作船、風機零件、機艙、風機組裝、都已經陸續國產化,是台灣產業的契機,而沃旭的風機供應商西門子歌美颯也正在台中港設置風機組裝廠,讓台中港能躍升「風電大港」,將是台灣能源轉型的加速契機,當我們持續專注能源轉型,帶來的經濟價值與就業都會相當驚人。

能源自主,不僅讓台灣的未來更有活路,也更能避免命脈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