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作戰系列一:防堵中國認知作戰,台灣必須防患未然
中國對台資訊戰早已開打,而中國認知作戰就跟病毒一樣會不斷變種。經過長期的試誤、對台滲透加深、中國白蟻回報情資,以及技術上的增強,已經進化到使用「免洗帳號」打帶跑的程度,隨著選戰節奏加快,這樣的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嚴重。面對認知作戰的影響,台灣政府與社會,應積極因應。
國際連結系列二:維護自由航行的印太,拒絕台灣海峽內海化
台灣是世界上防空密度最高的地方,加上經過幾十年建設,台灣本島適合登陸的海岸也有完善的反登陸設施,這讓解放軍不得不謹慎視之。為了達到控制台灣的目的,解放軍武力進犯台灣的可能途徑之一,就是在週邊實施封鎖,斷絕台灣的能源、糧食輸入,以達兵不血刃,達成統一之目的。
裝備提升系列三:無人機當著時,國防自主愛頂真
國防產業就是國防力量。台灣基進也要就國防自主領域,呼籲政府與國防部盤點台灣無人機科技發展進程與應用項目等國防自主項目,以因應次世代戰爭的可能戰況。
認知作戰系列二:地下金流暗藏危機,詐騙集團成介選工具
詐騙集團恰巧完全掌握金流、人流、資訊流。中國只要找上詐騙集團,就獲得一批現成的協力者,再使用詐騙集團的地下匯兌管道,即可輕易將紅色資金輸入台灣,最後由詐騙集團利用手上的個資介入大選。
國軍改革系列二:去黃埔清共諜,建立台灣國軍新文化
根據高檢署官方資料統計,光2015年至2020年間,至少有222件共諜案,其中許多案件與退役軍官運用過去軍中人脈,並協助發展共諜組織有關。除此之外,國防部近期對共諜議題與修法議題怯懦退縮,相比之下卻對日媒大加撻伐,台灣基進認為,根源就在國軍的認同與傳承。
社會韌性系列二:強固網路通訊韌性網
2023年8月,台灣基進接獲陳情,太平島當地官兵至今無4G訊號可用,通訊品質不良,傳輸速度極慢,無法正常用 line 溝通。使用強波器接收的中國移動漫遊等中國訊號卻比中華電信方便又快速,官兵開始紛紛開始利用中國訊號上網。邊防官兵用敵人訊號上網,不僅是嚴重的國安危機,也突顯了離島網路基建窘迫的困境。
國軍改革系列一:國軍究竟能不能打?敢不敢戰?
我們的國家安全防衛戰略是否已經具足,以及,國軍目前的戰力整建,是否有能力對抗中國解放軍,能不能打?敢不敢戰?台灣基進要從制度上一一點出現有的政策空白與潛在風險,期許國防部能夠正面地看待台灣目前的國防安全弱點。
🔥台灣需要澤倫斯基,而不是下一個馬英九
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不在台灣,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面對戰爭,強化台灣抗體」,以「你要戰,便作戰」的覺悟,在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徹底完成台灣的國家打造與國族打造。
我們需要的,不是只願意許諾和平的總統,而是有決心讓敵國折戟沈沙的澤倫斯基。
認知作戰系列三:中國對台混合戰,應變方案在哪裡?
台灣如今是中國資訊戰的最大投放者,台灣各部會更不能再閉門造車、掩耳盜鈴,應正視當前困局,廣納建言。人民對政府、社會的高信賴度,以及極高的網路安全意識,才是建立網路防衛機制的關鍵。
社會韌性系列三:強固能源電力韌性網
近幾年來,台灣經歷過數次無預警大停電,每次停電都引發社會諸多民怨。其實台灣的問題並不是缺電,而是區域電網不平衡,造成「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超多電」。台灣基進認為,這是台電與國民黨執政時期長期以來「南電北送」區域不平衡的能源結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