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台灣需要澤倫斯基,而不是下一個馬英九

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不在台灣,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面對戰爭,強化台灣抗體」,以「你要戰,便作戰」的覺悟,在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徹底完成台灣的國家打造與國族打造。 我們需要的,不是只願意許諾和平的總統,而是有決心讓敵國折戟沈沙的澤倫斯基。

認知作戰系列一:防堵中國認知作戰,台灣必須防患未然

中國對台資訊戰早已開打,而中國認知作戰就跟病毒一樣會不斷變種。經過長期的試誤、對台滲透加深、中國白蟻回報情資,以及技術上的增強,已經進化到使用「免洗帳號」打帶跑的程度,隨著選戰節奏加快,這樣的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嚴重。面對認知作戰的影響,台灣政府與社會,應積極因應。

國軍改革系列四:國防根本在教育,從軍事訓練制度開始革新

國防部應該系統性、持續性推動國軍國際化,多參與國際訓練演習,增加國際交流,提升國軍與國際軍事

全民國防系列三:全民防衛動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沒準備?

烏俄戰爭帶給台灣的啟示,揭示心防民防已是國家安全、戰爭時期體制的一環。戰爭是災害集合體的展現,民防的重要性,便在於人民在戰爭中如何自處、自保,以及人民如何與國軍共同保衛家園,偕同作戰,抵禦外侮等,已經不證自明,甚至與國軍的軍事訓練有同樣的重要性。

裝備提升系列─個裝品質攸關官兵性命,安全問題不能馬虎

一個國家的戰力推估,除了看其擁有多少戰機坦克船艦、短中長程飛導彈,也體現在每一位官兵的個人裝備上。裝備精良的單兵,不僅可以發揮其最大戰力,也可以靈活地執行各種機動戰術配合,達到兵強班勇的效果。

社會韌性系列三:強固能源電力韌性網

近幾年來,台灣經歷過數次無預警大停電,每次停電都引發社會諸多民怨。其實台灣的問題並不是缺電,而是區域電網不平衡,造成「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超多電」。台灣基進認為,這是台電與國民黨執政時期長期以來「南電北送」區域不平衡的能源結構的影響。

全民國防系列四:全民國防一起來,女性也能輸出傷害

唯有搭配國軍文化的徹底改革,台灣女性在社會上兩性仍未完全平等的前提下,還願意忍受不便為國家社會服兵役的高貴精神,才不會被踐踏跟浪費。因此,台灣基進始終呼籲,國防改革要從「心」改起,要從組織文化開始改變,我們才能抵禦鄰國無情、無理的威脅,保衛自己的家園!

國軍改革系列三:後備部隊要轉型,打造台灣家鄉軍

後備動員制度必須進行改革,不只已經是社會共識,許多與台灣有利害關係的國家,也極為關心這個問題。國軍必須先正視今日後備動員制度的問題,是經過長年累積下來的結果,絕不是現在才出現。在進行改革時,才能切中其弊,而不是再找一個藉口。 擴大後備兵源,召募有志保衛鄉土的保台志士。同時,教育召集訓練一定要落實,更是後備系統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

認知作戰系列三:中國對台混合戰,應變方案在哪裡?

台灣如今是中國資訊戰的最大投放者,台灣各部會更不能再閉門造車、掩耳盜鈴,應正視當前困局,廣納建言。人民對政府、社會的高信賴度,以及極高的網路安全意識,才是建立網路防衛機制的關鍵。

社會韌性系列一:關鍵資通訊基礎設施安全要強固

關鍵基礎設施(Critical Infrastructure, CI)是國家與社會順暢運作的重要基石,也是維護國家平時與戰時安全的樞紐所在。 而面對災害或戰爭卻能讓國家社會機能保持運作的能力,便是「社會韌性」。台灣基進將從構成台灣社會韌性網的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網路通訊韌性、能源電力韌性等幾個面向,指出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並提出我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