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拼起的新冷戰時代最後一塊同盟拼圖全球民主陣營 VS 中俄極權的全球新對抗
近年來國際局勢的眾多變化,其中一個巨變,就是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後,歐盟、北約和西方國家通過各種方式聲援烏克蘭。而現在這個巨變,隨著這週中國習近平拜訪俄羅斯普丁,與日本岸田首相拜訪烏克蘭總統澤輪基斯,將烏俄戰爭所拉出的聲援戰線,擴大成包含台海局勢在內的全球「新總體戰」。
也暗示著,同時與美國進入新冷戰時代爭霸的中國,或明或暗地連結了各自同盟,新的民主 v.s. 極權的國際政治對抗聯盟,正在成形。
宏都拉斯的金錢外交最終局?若最大努力仍無結果「當斷則斷」
宏都拉斯倒向中國之舉,反映出中南美洲近年來,受誘於中國挾帶的經濟利益、同時面對自身國家的財政與內政不穩,是否會對於中國、美國在中南美洲的勢力消長造成更長遠的影響?這點值得繼續注意。
台灣基進是台灣的側翼 從主體性回應翁達瑞《泛綠小黨發展困境》
台灣的政治不應被任何政黨壟斷,台灣的主體性不是任何政黨情感的投射(最熟悉的反面案例就是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 黨國不分);政黨存在的目的,在於維護台灣的「主體自在」,發展台灣的「主體自為」。政治的終極關懷在於政治共同體的發展,而政黨是通往目標的過程;我們在乎的是台灣的未來,不是政黨的興衰。
借用索羅門王的案例,以台灣為本位的真母親,就不會陷泥在民進黨本位的思考,而能正面看待本土多元政黨的共存、合作與競爭。
我們執著的是台灣,不是民進黨。
台灣基進,才是太陽花盛開所需的磚紅土壤
時代力量新任黨主席王婉諭16日接受媒體專訪,聲稱「台灣基進打台灣獨立、抗中保台『缺乏論述』」,認為台灣基進是在消費這件事,而不是「團結內部對外抵抗」。
我們的前途:一場基進與日本盟友的對談
《正論》是由産経新聞社發行的政論月刊雜誌,針對日本未來及世界相關局勢進行討論。
近幾期《正論》都聚焦在美中關係、日本防衛,因此台灣有事議題也成為關注重點,並且在去年底台灣大選後,於2023年2月號,以美中對立的方向為主題特集,針對台灣選後美中台局勢,進行深度的局勢分析評論。在這次的特集中,其中一篇由藤重太執筆的「台湾人が心配する日本有事」,大篇幅收錄了在去年底地方選舉後,與台灣基進前黨主席陳奕齊 - 新一進行的對談
美國推立法正視Tiktok可能的國安危機台灣還不趕緊跟上?
本週二(3/7),美國眾議會組成眾議員小組,兩黨合作提出「#限制信息和通信技術風險的安全威脅的出現法案(RESTRICT) 」,簡稱《限制法》(Restricting the Emergence of Security Threats that Ris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ct or the RESTRICT Act)。此法案同時獲得白宮的支持聲明,並表示會儘速提請總統批准。
美方正視tiktok帶來的國安危機,而提出的《限制法》,範圍不只針對公務單位,而是在危及國安的狀況下,授權商務部能有管制的依據,這也是當前台灣迫切需要的。
拒絕擴大極權、堅實認知對抗台灣抗中對世界民主的實質貢獻
台灣對抗中國的重要性,首先是「拒絕落入極權政體」,繼續保持本身的民主地位,建立亞太區域的民主合作,其次是在認知作戰上發揮功能,避免虛假消息、分化策略繼續強化中國的獨裁勢力。這是台灣對於已平均倒退36年的世界民主的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