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察系列(5) – 安倍路線的接班人有誰?
安倍晉三 前首相的葬禮12日已在東京舉行,每次看到新聞畫面,還是令人非常難過惋惜。和許多令人尊敬的台日政治家不同,安倍前首相還活力十足,還在為理想打拼,根本沒到淡出政壇的時候。這並非戀棧權勢,他的外祖父 岸信介 在美日安保條約生效當天辭職,繼任者 池田勇人 則是罹癌後,撐到(1964)東京奧運閉幕隔天辭職,這些堅持安倍應該也是記憶深刻。
中國「愛國主義教育」,洗腦戰爭的合理性
中國新出的「愛國主義教育」法案,強調「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並將其納入日常教育當中,該法將台灣納入,對中國及台港澳人士灌輸統一台灣的思想,無疑是將兩岸統一行為神聖化,給中國人民再次強烈洗腦「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究竟還有多少僅因為「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而沒能處理、改正、補救的事情?
「台灣社會有一群人半世紀以來受到體制的歧視,但迄今從來沒有得到平權,他們不像女性、原住民族的議題那樣受到廣泛討論,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被歧視了。他們是誰?」台灣基進不分區立委參選人陳君愷提出這個問題。
臉書應公開:言論審查的標準、誰來審查台灣人言論
台灣基進長期接獲陳情,許多台灣的臉書使用者因為批評中國而被刪文、封鎖。台灣基進認為,在臉書大到我們無法「不爽不要用」的時代,要求臉書將言論審查的標準、由誰來審查的資訊公佈,甚至要求台灣人的言論不應由中國人來審查,都應當是維護台灣人言論自由的合理要求。臉書有必要為審查個人言論提出公開的標準,並公開審查的形式。
惡罷在台中散播恐懼,中國在世界散播恐懼
中國在世界範圍輸出專制,讓民主國家的人民必須因為這位「老大哥」而自我審查、無法自由表態。陳柏惟的罷免案,同樣因為地方勢力的介入而造成人民自我審查。我們要強調,今天台灣、日本的人民能百花齊放各種政治聲音,就是因為我們擁有民主這件武器,這件對抗中國的武器。
永續,是我們的一貫堅持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在這天,世界各地的人們相繼透過行動來定調永續環境的目標,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對於台灣的永續政策,台灣基進提出以下四點主張:
1.打造自由呼吸的國家
2.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3.極端氣候下的彈性對應
4.積極跟上國際2050碳淨零目標
又見中國統戰活動 又見中國國民黨唱和
這批心不在台灣,一心嚮往「祖國」的中國政客,憑什麼代言台灣人民,假借交流名義,去跟中國兩岸一家親?背負台灣民意期待,卻只在意中國脆弱感情,我們還要容忍多久?
馬英九喊「振興中華」背後偷渡「兩岸統一」
習近平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馬英九湊上去喊「振興中華台灣加一」,有了中國這種外患配上馬英九這種內憂,我們要問,馬英九憑甚麼拿台灣的元首禮遇?不僅不配,請「中國先生」馬英九將過去8年8千萬的總統禮遇吐出來還給台灣人民,想當中國人自己爬過去,不要拉台灣人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