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進是台灣的側翼 從主體性回應翁達瑞《泛綠小黨發展困境》
台灣的政治不應被任何政黨壟斷,台灣的主體性不是任何政黨情感的投射(最熟悉的反面案例就是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 黨國不分);政黨存在的目的,在於維護台灣的「主體自在」,發展台灣的「主體自為」。政治的終極關懷在於政治共同體的發展,而政黨是通往目標的過程;我們在乎的是台灣的未來,不是政黨的興衰。
借用索羅門王的案例,以台灣為本位的真母親,就不會陷泥在民進黨本位的思考,而能正面看待本土多元政黨的共存、合作與競爭。
我們執著的是台灣,不是民進黨。
第二海軍淪第一破口?司法警察知法犯法!
澎湖海巡縱放中國偷渡客!昨(12)日媒體報導,有中國大叔在沒有上岸許可、入台證的情況下,爽玩澎湖9天拍VLOG,甚至一同將與台灣海巡交涉、握手的過程影片,全部上傳至抖音等平台,宛如「偷渡教程」。
馬英九喊「振興中華」背後偷渡「兩岸統一」
習近平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馬英九湊上去喊「振興中華台灣加一」,有了中國這種外患配上馬英九這種內憂,我們要問,馬英九憑甚麼拿台灣的元首禮遇?不僅不配,請「中國先生」馬英九將過去8年8千萬的總統禮遇吐出來還給台灣人民,想當中國人自己爬過去,不要拉台灣人下水!
天朝中國與現代藩屬國 – 養套殺再現
近日澳媒ABC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佈局南太別有用心」,批評中國以援助之名,行掌控南太國家之實。中國在5/26-6/4日,曾派出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國家,意圖尋求十個國家與其簽訂「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看似中國要發揮「大國」的社會責任,援助其他較未現代化的國家,許多建設看似福國利民,但實際上中國是藉由大灑幣取得南太國家的控制權,其興建的機場與海港,看似作為觀光需求,但卻都符合軍事規格,這將在國際上將成為中國發動戰爭的最大籌碼。
究竟還有多少僅因為「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而沒能處理、改正、補救的事情?
「台灣社會有一群人半世紀以來受到體制的歧視,但迄今從來沒有得到平權,他們不像女性、原住民族的議題那樣受到廣泛討論,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被歧視了。他們是誰?」台灣基進不分區立委參選人陳君愷提出這個問題。
盤點中國在北京冬奧「贏」了什麼? 台灣又如何「被消失」。
冬奧從未開始已經爭議和批評不斷,如果習近平是想要宣傳中國的真面目,那應該算是蠻成功的,我們盤點一下「贏國」這次又「贏」了什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