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回應青年勞動者的心聲
五一勞動節,全台灣的勞工朋友們辛苦了!兩年多來,武漢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社會勞動型態。許多「非典型勞工」出現,諸如遠端科技、自由工作者、短期約聘人力、外送員等,尤其蓬勃發展的外送員行業,全台從業人數已超過十萬,而這些疫情下的新型態勞動者又以青年為大宗。
疫情也讓就業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我們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疫情的震盪,可能選擇進入學院、選擇過渡性工作、轉職、暫緩生育或創業。走出疫情下的就業徬徨,是回應青年勞動者心聲的當務之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灣地狹人稠,又面臨中國侵略威脅。「我全都要」、「我全都不要」的口號式環保運動年代已過去,每一項危機都難以獨立看待,我們面臨的是複合式的危機與挑戰。
期許未來每項環境政策的重大決定,朝野政黨與社會各界共都能共同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國安的妥協與討論中摸索出新的互信模式,這是台灣成長為成熟而團結的新國家必要的過程。
皮尤調查:喜歡台灣的國家,通常無法同時喜歡中國
皮尤研究中心發現,至少在九個經濟發展良好的國家裡,「喜歡台灣」的態度是跟「討厭中國」的立場是息息相關的,事實已經證明,只要離中國越遠,就離世界越近。
民主的星火,不呵護就會化去(hoa–khì)
中國八九64民運34週年紀念日已過,而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維多利亞公園萬人哀悼的壯觀場景已不復見,但香港警方昨(4)日仍大陣仗戒備,公園周遭傳有23人被捕。
我們都是烏克蘭人
欲避免戰爭,必先備戰,而備戰之始,必從心防開始!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戰火持續蔓延,台灣基進強烈譴責俄羅斯高舉「自古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侵略戰爭,也呼籲台灣朝野,從近日的衝突中借鏡台灣面對中國侵略的不足與應對可能性,防患未然,制敵機先。
➤ 快速動員能力
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境數月,大多數國際軍事分析皆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會真正動武,但普丁在24日清晨宣布展開「特殊軍事行動」,戳破綏靖者的幻想。
兵貫神速。戰事首日,俄羅斯以低空飛行的武裝直昇機搶攻機場,直接威脅烏克蘭首都基輔安全。當敵國發動閃電戰侵略,被侵略國戰時的快速動員能力,將是反制侵略勢頭的關鍵。
1973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爆發的贖罪日戰爭。戰爭前幾日,埃及與敘利亞以演習名義,趁以軍不備,快速推進佔據上風,但此後戰況逆轉,以色列快速集結軍隊,幾日內動員全國後備力量,兩週後反攻至埃、敘兩國腹地內。以色列驚人的全國動員速度與能力被認為是翻轉戰事的最大原因。
面對這次的烏俄戰端,我們看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下令為期90天的全面動員令,烏克蘭年滿18至60歲男子被禁止出境,以保障烏國的動員能力。
我們呼籲國防部,檢視現行的教召制度,因應與借鏡烏克蘭遭遇的突襲侵略模式,台灣是否有能力在兩天內執行後備召集令?在中國20大、台灣地方大選的今年,國防部是否有盤點兩岸戰爭極化的可能性?情報部門是否有中國介入台灣選舉的示警機制?
➤ 打造外交縱深
美國戰略東移、中美政經對抗的大格局底定,加上近年台灣的防疫成果、民主成就被世界看見,接下來5-10年,台灣將進入發展實質外交熱期,尤其因歷史與地緣背景的相近,越來越多曾經受強權侵略威脅的國家要與台灣交朋友。
我們呼籲外交部,應進一步強化,以及加速與舊蘇聯崩解民主化後的中東歐國家的民間與外交關係,交換軍事與中國情報交流,例如波羅的海三國。強調台灣與中東歐國家的地緣關聯性與合作可能性。
這次烏俄開戰,絕大多數國家聲援烏克蘭,甚至俄羅斯國內也頻發反戰示威遊行,烏克蘭在外交輿論上佔據優勢。且不論北約無法實質武力馳援,烏國在戰事前積極進行國際遊說,乃至在社群平台上的操作,收穫國際同情與關注,值得台灣參考。而在開戰前的示警上,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作為烏克蘭的外交盟友,就充分扮演了積極角色。
➤ 強化資訊戰抵抗力
這次的烏克蘭戰事,因為台灣語文接近性不足,我們往往只能透過英文媒體,甚至不少人是透過內容農場餵養資訊,這都是資訊戰、認知戰的沃土。
大家應該很有感,這幾日的新聞特別「亂」。才有新聞說烏克蘭邊境士兵不戰而降,立刻有新聞駁斥子虛烏有;剛有影片播放俄軍大規模空降烏克蘭,立刻被打臉是幾年前的軍演影片。
真真假假的訊息瘋狂流竄,造成被侵略者的信心打擊與恐慌,正是資訊戰的目標。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前夕,即在網路、社群媒體上有系統的挑撥烏國內部俄裔公民的仇恨心態,為出兵奠定輿論正當性。
台灣與中國在文字上有相互理解性,當台海發生衝突,可以想見大量「被製造」的中文資訊將在網路上蔓延,不只打擊台灣人信心,更擾亂國際對台灣內部態度的理解,不可不慎。
➤ 史觀、武備、心防到制度的全民國防
台灣的安全問題自非所謂內戰遺緒問題,而是一國抵抗另一擴張性帝國主義侵略的問題。在態度上,台灣絕對不可落入中國宣傳的「一個中國」內戰史觀內。(這也是資訊戰可怕之處)
因此,積極聯絡與強化與區域及國際安全的協議與合作,建構不僅僅是利益的,更重要是價值的聯盟夥伴關係應為台灣的基本立場。
強化台灣的心防,積極應對中國的滲透與散播投降主義、虛無主義輿論戰。為達成這一目的,必須從從法治上建構制度性的保障以積極應對敵對者無所不入的滲透,這也是基進進入國會提出「護台防中」法案套餐的目的。
追求和平並非屈膝乞憐,安全不能以尊嚴自由交換,為了避免戰爭,必須加強國防戰備。除積極在既有的武器裝備有所提升外,更應在全民防衛體系的建構與深化加以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意志與能量的建構是一切防衛的基礎。我們必須完善制度,積極落實加以建構。
祈願烏克蘭度過難關的同時,台灣人民也必須意識到,這次的烏克蘭局勢,全球也正關心台灣的處境。
讓世界知道,台灣此刻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我們都是烏克蘭人。讓世界知道,台灣將與民主自由價值站在一起,我們有決心向所有侵略帝國說不。
2024台派要過半,關鍵一席衝組是基進
💪國會需要抗柯黨團,👎山寨民眾黨需要基進來治!根據《菱傳媒》委託,台大政治系張佑宗教授問卷設計與調查顧問,皮爾森數據負責執行的最新「2024總統大選」網路民意調查結果,受訪者面對「政黨票要投給哪一個政黨」時,28.18%投給民進黨、24.82%投給國民黨、20.53%投給民眾黨、3.98%投給台灣基進、2.27%投給時代力量。2024年面臨台派在立法院內可能無法過半的危機,媚中投機政客誰來制衡!?台灣安全誰來守護!?👊政黨票投給台灣基進,讓我們成為國會裡為保護台灣衝鋒陷陣的衝組!讓我們成為台派最堅定的力量!讓我們組成黨團制衡民眾黨!基進政黨票過五趴,台派陣營就馬上多一個黨團!👊台派關鍵一席衝組,需要您的支持!
日本觀察系列(3) – 民主與專制的消耗戰 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
民主與專制體制的對抗是一場無止盡的消耗戰,民主陣營受法治、民意、基本人權所約束,面對毫無下限的對手各種反人類手段攻擊,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但也是一場維護自己是個「人」的戰爭。台灣失去一位經常對我們伸出援手的日本好友,令人惋惜,如果心裡感到不捨想替他做點什麼,那就堅定自己的意志,延續他心中「在自由開放的海洋裡交相同理念的朋友」的理想,不要一時挫敗而喪志或是妥協。守護價值觀的過程會遭遇許多挑戰,也因為這些歷練讓自己的目標更加清晰,愈能辨別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