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校地少子化退場 — 台灣基進給「複合式地方振興」建議

台灣基進認為,退場之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原用地,在為地方帶來教育經濟後,雖然因為少子化黯然退場。然而,其原本校地的各種功能,仍可兼納 經濟發展、 居住正義、 綠色能源共榮 的可能性。若能妥善利用退場的校地,將可一次解決地方政策數項議題,何樂不為?

全球抗中時代鐵證!​

獨立的台灣,才是世界的台灣。我們由衷希望,台灣人民在投下神聖選票之前,務必看清候選人和政黨對美中關係的態度是否前後一致,是否以台灣利益為優先,以及是否符合國際現實。當抗中已成國際社會的主流,堅守自由和民主的同盟也展現空前團結的時刻,那些甘作中國喉舌,背向世界、一心親中的政黨和政客,沒有任何成為選項的資格。

正視中國議題,堅決捍衛台灣!

從七月初論文事件延燒開始,到現在緋聞身世充斥版面,台灣基進始終堅決在選戰中討論對台灣最迫切最嚴重的事情。所以我們紀念李登輝與安倍晉三,我們呼籲轉型正義,我們抨擊海峽論壇,我們主張深化台美關係,我們迎接裴洛西、對嗆統促黨,我們抗議夏立言舔中,我們在縣市長候選人登記時遍地烽火質問國民黨候選人,我們抓台奸挺國防,我們全黨簽署《捍衛台灣,絕不投降》承諾書,我們檢視地方政府民防預算⋯⋯,然後,我們要在10月1日中國國慶,刊登《同島一命,捍衛和平》宣言,並從高雄出海,赴公海焚燒五星旗。

台灣國際關係、能見度雙提升​ 「只有台灣人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立法院長游錫堃近日率團訪問捷克,並於20日在捷克參議院發表演講,除感謝捷克支持台灣,亦呼籲兩國共同為守護民主自由努力,台灣的立法院長首次在捷克國會殿堂演說,可謂台灣對歐洲關係重大的突破。​ ​ 同時,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近日也恰好來訪台灣,不僅是歐洲議會高層首度正式訪問台灣,也彰顯出台歐雙邊關係的深化。畢爾20日拜會蔡英文總統時,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的恫嚇威脅,並強調「只有台灣人民可以決定台灣自己的未來」,振奮人心。​ ​ 此外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工作小組今(21)邀請駐美代表蕭美琴開會,針對對台軍售、台灣參與軍事演習、強化美台關係等議題展開討論。眾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對外新聞稿中,亦以台灣大使稱呼蕭美琴。上述事件,都可看出台灣與歐美各國外交關係,正在穩定升溫。​ ​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也發出重磅消息,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或將率團訪問。消息曝光後,不僅受到國際各方注目,也立刻引起中國跳腳,放話若成行,將以強力手段回擊美國。中國膝跳反射般的崩潰SOP,與過去各國政界、官員訪台時的反應,如出一轍。​ ​ 由於《金融時報》報導也涵括了美國部分白宮官員對此行的擔憂,《華爾街日報》刊出社論指出,裴洛西的台灣行是美國支持台灣的重要表態,儘管遭中國壓力,但美國的行政部門應給予支持,各界亦應樂見成行,而非任由外國勢力影響美國官員出訪,並呼籲華府應加強捍衛台灣的能力。​ ​ 拜登受訪時針對此事回應表示「軍方目前認為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是我不知道此事的狀況如何」,顯然語多保留。裴洛西訪台是否真能成行,目前雖未能得知,但由事件相關討論,我們仍可以看出美國對台關注、挺台的聲量已達多年以來的高峰,台美關係已進入近年最緊密的時期。​ ​ 台灣長期以來的外交關係,受限於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常常必須以鴨子划水的方式,可以做、不能明說,私下推進,這也是許多外交互訪行程,未成行之前往往相對低調的原因。然而若回顧近一兩年,由於國際局勢的轉變、印太地區台灣戰略地位的提升、以及民主同盟夥伴關係的穩固,台灣的外交關係,相較過往已有非常大的開展。​ ​ 今年以來,陸續有非常多國際重要政要訪台:​ ​ ✈2022/03/01 拜登特使團​ 傳達美國不會改變對印度太平洋的關注,也被認為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穩定印太夥伴關係的表徵​ ​ ✈2022/03/02 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訪台​ 了解台灣的相關政策與立場,並透過公開演講等活動與民間互動,深化對台灣認識及友誼​ ​ ✈2022/03/27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訪台​ 表達對台灣堅持民主的支持​ ​ ✈2022/04/14 美國六位跨黨派議員參訪​ 表達美國挺台立場及了解台灣對中國的態度​ ​ ✈2022/05/06 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台​ 針對台日的政經、貿易、文化、教育與青年等議題,進行交流​ ​ ✈2022/05/17 波蘭經發部次長​ 針對貿易經濟討論,簽署電動車和環境保護備忘錄​ ​ ✈2022/05/30 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 雙方在加強經貿及產業合作上取得共識,並且持續與伊利諾州展開各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 ✈2022/06/05 斯洛伐克國會官員聯合訪問團​ 簽署16項備忘錄,包含研發創新、貿易拓銷、太空、半導體等領域。​ ​ ✈2022/06/08 法國跨黨派議員訪團​ 就全球及區域安全情勢、科技創新、產業供應鏈及其他台法共同關注議題與台灣交換意見。並且增進雙方友誼​ ​ ✈2022/06/13 立陶宛經創部次長訪團​ 針對稅務合作、租稅協定,半導體等產業交流及設立融資基金等事項。​ ​ ✈2022/07/18 美國前國防部長率大西洋理事會訪團​ 瞭解台灣最新發展,並就印太地區安全經貿情勢及台美歐關係等廣泛交換意見​ ​ ✈2022/07/19 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率團訪台​ 為現任歐洲議會高層首度正式訪台,顯示與歐洲雙邊關係的深化​ ​ ✈2022/07/17 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捷克、立陶宛、法國,​ 深化民主同盟,加強國會交流,也會就兩國教育、文化及經貿等多面向議題作意見交換​ ​ ​ 頻繁的國際交流,在在顯示台灣國際地位和關係的穩定提升,雖然台灣在進行外交交流的過程中,中國總會持續以各種手段、包含模板式放話、軍事威嚇,進行威脅。 如今年四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率團訪台時,中國在台灣周邊派出驅護艦、轟炸機、殲擊機等軍事武器進行軍事演習,去年四月拜登派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前參議員陶德訪台時,中國更一連宣布要台灣海峽進行六天的實彈演習,台灣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 ​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防部前中國事務主任博斯科表示,「在《台灣關係法》中,明確記載了,美國和中國要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是基於台灣的前途被以和平方式解決。」博斯科更進一步表示「如果中國不放棄對台灣動武,美國將愈來愈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實體」,由此可見若過往中國以武力嚇阻台灣的路線已經越來越沒用,台美的關係也將隨著中國的步步進逼更加穩固。​ ​ 中國不懂得如何真心交朋友,也曲解和平的意義,整日軍機繞台、戰狼亂咬。即使辦再多論壇、進行統戰喊話,或者對國際社會下多少次「後果自負」的最後通牒,都只會造成反效果,武力威嚇反促使國際民主同盟更加團結穩固。我們相信,中國威嚇無法熄滅民主之光,只會團結守護光明的意志。

市府公務員沉淪網軍 柯文哲難辭其咎

柯文哲,這位曾於2014年就職典禮大談「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的市長,今日義正嚴詞看似捍衛公務員尊嚴的行為,是否真心?不妨回顧2019年吳音寧任職北農總經理時的台北市政府,滿口「治理」的柯文哲,如何以「人治」動用市府公務員為他演出一場下流又沒衛生的宮鬥戲。

反送中變「恐怖行動」? 威權教育企圖洗腦香港幼苗

據報導,香港中學新版教科書以中國共產黨史觀敘述,界定了2019反修例風波引起的一系列民主運動為「恐怖行動」。更荒謬的是該教科書稱香港過去並不是英國殖民地,洗腦程度之恐怖 猶如新疆再教育營的翻版。

【潛艦國造洩密要查明,國防部別洗地】記者會

國人對馬文君涉洩秘同感道德義憤亟欲嚴辦的高張情緒下,國防部長卻主動降溫,更顯示國會需要再多一個抗中保台絕不妥協的政黨,基進2024年進入國會後必然致力推動「10+1」立法修法抓國賊,從制度面、執行面形成綿密的防護網!​

吳斯懷嗆美建言獻祭台灣人 ​ 國民黨刻意曲解,不「親美反共」了?​

美國國防部前部長艾斯培日前訪台,就台灣國防問題提出增加國防預算、強化不對稱作戰、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及強化徵兵制度並延長義務役期等建言,國民黨立委吳斯懷今(21)日回嗆「(美國的)一些建言千萬不能當真,要我們不分男女全民皆兵,是別人家孩子死不完的最好寫照。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拖垮大陸,不是保衛台灣。」對此,台灣基進質疑,吳斯懷在中國高談闊論,指導解放軍如何戰略部署時,心裡是否想著「台灣孩子死不完」?並痛批吳早已被中共吸收,完全站在中國立場講話,難道國民黨又不親美反共了嗎?​

「全面禁抖音 民主防衛更有力」記者會

TikTok(中國版稱抖音)不論由中國影響力擴張層面、資安層面,都受到國際注目,政府不應放任,台灣基進呼籲政府正視抖音危害,以立法等方式,全面禁止TikTok!

嚴防港版國安法打手、中國代理人 — 蘋果日報

近日《台灣蘋果新聞網》出售案沸沸揚揚,由於先前傳出可能由香港商人黃浩與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共同收購,令人憂心有中資勢力滲透媒體疑慮,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台灣基進也曾呼籲相關單位務必重視並徹查。